读艾米莉·勃朗特著《呼啸山庄》后有感

文/松劲儿 重读《呼啸山庄》,感觉不很爽,可能是没用心,没理解上去。 似乎,读外国翻译过来的小说不如读本土小说…

文/松劲儿

重读《呼啸山庄》,感觉不很爽,可能是没用心,没理解上去。

似乎,读外国翻译过来的小说不如读本土小说过瘾。遥想当年上学时,读的外国名著比中国的多得多,不记得当时是啥感觉了,可能就是填鸭式的吧,藉着一点若有若无的崇洋媚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读的中国作品比外国作品多了,甚至,外国作品渐渐淡出了视野。当然,与读书的总量呈下降趋势也有关。无论如何,没感觉出读了什么书后就有多大的长劲。或许,可以自欺欺人地说,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私下里以为,读中外作品理解上的差异与成长环境、文化背景有关系,也与译者水平有关。一些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幽默、语言结构,甚至是思维方式,似乎都跟你对作品的理解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记不得某人说过,翻译是再创作。反正,于我而言,改别人的东西比自己重写一个要费劲得多。推理可知,翻译外国作品比自己创作更麻烦。一些看似细小的地方理解有困难,可能直接影响到了对整部作品的理解。

回到这部小说,女作者要给我们展现什么呢?坦白讲,我看得不很明白。是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情?还是希斯克利夫折腾一辈子,终究回归自然?或者说,所谓的回归人性?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相比,我更接受或说欣赏辛德勒人性的复苏。或许,哪天抽时间看一下改编的电影,会对理解有帮助。

另外,许久不去书店,也没统计过,但仍感觉到了书籍的泛滥,同一部小说,译者不一,出版社也不一,甚至主人公的名字都不一样,良萎不齐,让人无从选择。该赞文化产业的繁荣?

关于作者: 励志人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