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让老师读懂学生的10本好书推荐

  随着“90后”、“00后”等后喻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进入校园,很多教师开始面临更为个性、更加复杂的教育…

  随着“90后”、“00后”等后喻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进入校园,很多教师开始面临更为个性、更加复杂的教育对象,他们会自己上网搜索答案,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又是宠爱长大的一代……这样的学生,到底该如何来教?

  为师之道,首先在于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懂得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因才施教。今天好书推荐为各位老师找来的,是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常生龙局长推荐给老师们的10本读懂师生关系的书,或许其中的一本,能够触动您的心弦,并由此引发一场教育的变革……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1.《重建师生关系》

  史金霞/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9

  关系第一。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第一,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关系;第二,学习是从对关系的认同开始的;第三,在和谐关系下学习能自发进行。

  今天,各种关系的失衡,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内心焦虑甚至抑郁的心理倾向、逆反心理、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机制不足、对学科学习缺乏兴趣、对教师和学校的认同度低、师生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紧张、极端事件的发生……《重建师生关系》这本书,显然抓住了当前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牛鼻子,在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史金霞老师在本书中,提炼出了“爱”,“理解”、“对话”、“尊重”等若干个关键词,这也是重建师生关系过程中需要着力去实践的操作点。不仅如此,在本书中,她还给出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以便于读者体会、借鉴和运用。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2.《麦田里的教师》

  李崇建/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

  一写起作文就像烂泥趴在桌上的小六男孩,后来不但受邀写书评,文章还刊登于教材;

  爱开黄腔、恶作剧,国二时连百位数乘法都不会、几乎被退学的孩子,却成为拥有独当一面的领导者能力,以及热烈追求梦想的上进青年;

  让全校老师都头疼的叛逆狂飙少年,之后却在美国专门帮乐团制作音乐;

  每天用45%以上力量对抗母亲的女孩,短短一个月,与母亲的关系有最惊人的转变;

  ……

  这些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但他们都遇上阿建老师。

  从彷徨的年少走来,阿建老师感受父亲对他从不放弃的爱,但除了爱,有没有其他方式,能让大人与孩子有更和谐的关系?他发现,大人的内在世界,往往是师生或亲子关系的根本源头。如果大人能先回头整理自己的内心,明了自己情绪的根源,再逐一调整,那么大人与孩子都将获得令人欣喜的回馈。

  《麦田里的老师》是一本跳脱出传统教育、结合咨商与教养的书,它的许多想法,例如“正向好奇”的态度、真正的“接纳”,以及大人请记得给自己一份鼓励等,都令人激赏。而书里一则则动人的真实故事,更带着极大的震撼力量,席卷着我们的心。这本书带来的启发与思考,既深且远。

  3.《山童岁月:通向孩子心灵的15条小径》

  凌拂/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

  凌拂教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标点符号。其中有一个孩子叫阿戊,在写作的时候一个标点符号也不用。为了让阿戊明白标点符号的妙处,凌拂老师一有机会就会给阿戊讲解一番,前后用了六种方法、六种不同的比喻,连凌拂自己都很得意,怎么会想到这么多的途径。但不论如何讲解,阿戊总是淡淡地扫她一眼,然后继续奋笔疾书,就是没有标点符号。

  就这样从一年级到二年级,阿戊始终不怎么用标点符号写文章。凌拂很纳闷,也有些无奈,心里总在反思,为什么教不会阿戊。三年级换了一位老师教阿戊,情况依然如故。新接班的老师问凌拂怎么回事,凌拂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说“不是他打结了,就是我打结了,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五年级的时候,阿戊又换了一个语文老师。有一天凌拂和阿戊在校园里相遇,两人在一起闲聊,聊中间阿戊的一段话让凌拂恍然大悟。“像从前写作文我从来不用标点,干吗那么麻烦,浪费时间。现在升上五年级,每天都要写日记,我都用标点给它算好格子,每换一行到上面,就画一个圈分段,这样就可以少些很多,但是看起来很多。”

  原来,当阿戊觉得标点符号耽误他课业完成的时间时,对他而言,标点符号是无用之物;当他发现标点好用,可以减轻课业的负担时,这标点符号就成了有用之物。

  教师教了某一知识或者某些技巧,总是希望孩子们通过作业反复练习,以便熟能生巧。但孩子不去使用,并不一定表示孩子不会用,孩子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教师不能全凭经验去揣测,否则孩子会觉得老师很无聊,并由此关闭上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渠道。

  4.《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

  山姆·史沃普/著 廖建容/译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2.2

  史沃普是一位童书作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准在美国纽约皇后区的一所小学开办为期十天的写作工作坊,教班上28位孩子写作。对他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这28位同学来自21个不同的国家,说着11种不同的母语。

  很多孩子把写作视为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找不到话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史沃普老师非常善于从学生熟知的事情出发,引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有话可说。

  比如:史沃普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两个字:“很久”,然后问学生,接下来该写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再写‘很久以前’”!史沃普告诉孩子们,文字也会觉得寂寞的,它们会悄悄地让你把其他的文字放在它们旁边。

  然后,史沃普写了这样一句话:“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师”,让同学们看看还有什么词语可以放在它的旁边?于是,“学校”、“功课”、“考试”……等一个个词汇都出现了。在接下来,学校的后面又可以写出很多,包括学生、教室、食堂、校园……;学生也可以和巨人、巫师、怪兽、外星人……建立联系,没多长时间,一个带有故事情节的词汇链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来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故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它写出来了。

  原本只有十天的写作工作坊,最后演变成了陪伴这批学生三个年级的写作长课程,而且在十天的工作坊之后的其他时间段里,史沃普的所有教学劳动都是自愿的,也是无偿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能够不计报酬坚持不懈地陪伴着这批孩子一直走到小学毕业,并且承诺在毕业的那一天送给大家一本集体创作的作品集?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爱”!

  5.《上课记》

  王小妮/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12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

  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她深深地理解学生们的焦虑:“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她反对学生们使用僵化的“好词好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诗歌、表演小品,唤醒最亲切鲜活也最原初的感觉。她尤其关注那些出身底层和农村的学生,提醒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宝库,不必急于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气”。王小妮的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想起“理想主义”这个几乎被遗忘、又被误读无数的词汇。

  6.《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

  [美]乔纳森·考泽尔/著 史亚娟/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在美国,有这样一位教育家,他深入课堂,了解教师们的教和学生们的学;常常亲自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在观点冲突的讨论中各抒己见,发现自我;他和不少小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当自己心中烦恼的时候,会和孩子们约谈,从他们身上获取前进的动力;他和孩子们一道在管理状况糟糕的食堂就餐,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他和很多学生的家长、学生的祖父母成了好朋友,和他们谈论生活和教育,有时能到凌晨两点……他就是乔纳森·考泽尔,一个以“一手经验写书”著称的教育家。

  从事儿童教育工作40余年的考泽尔,到新任教师弗朗西斯科的班上听课一年多,两人成了忘年之交。弗朗西斯科向考泽尔请教日常教学生活中的问题,简短的谈话无法尽兴,便催生了这15封解疑信。在这些信件中,考泽尔不仅回答了弗朗西斯科在日常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穿插回忆了自己的教育生涯,还结合了困扰其他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境进行了解答。

  7.《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出版社 2006.6

  一本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从2006年6月首次出版开始到现在,已经连续重印了十多次,一方面说明全国各地的教师都是有自身发展的需求的,希望能够得到名家的指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这本书自身的价值,它就像一部葵花宝典,里面收藏的诸多教育学生的“武功秘籍”,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准。

  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都会遇到一批“问题学生”,他们有的在品德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在遵守纪律方面表现不好,有的存在心理障碍,有的学习态度不佳……如何帮助和教育这些孩子,是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王晓春透过《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一书告诉读者,面对“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向医生那样,理清思路、注重诊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复杂的、多元的,不能期望用简单的“三招两式”化解,如果教师不能够找准问题之所在,往往还会激化矛盾,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

  8.《要相信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著 汪鹏庚/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4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

  教师切忌的一点,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路径去学习,不能越雷池一步,将孩子锻造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模样。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如果儿童自己不想学好,那么任何一个教育者也无法硬让好的东西在儿童心里生根。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所谓关怀儿童,指的是不仅要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要学会用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孩子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这就是所谓的“设身处地”。

  在帕夫雷什中学,有专门的学生案例分析会,针对某一学生的特殊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全体教师讨论提出帮助的建议和方案,会后大家一起来关心。针对该学生所在的班级,教师也要做很细致的安排,让班集体来肯定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点,并及时地加以表扬。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关怀、爱护确实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集体的关怀往往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9.《理解教育:何为家庭教育的本质》

  [德]韦尔纳·劳夫/著 刘丽 李欣/译 龙门书局 2012.1

  教育总是始于家长,也终于家长。

  教育的第一个支柱是父母。生育孩子的人,同时也许下承诺:热爱生命,教育新生命。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养育幼儿,让他们不仅具有生存能力,而且在生活中能够自主地、有能力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教育的第二个支柱是公共教育。它为孩子从一个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提供必须的社会生活准则和符号系统。教育的第三个支柱是国家、是教育行政部门。当父母教育明显起不到作用,或者近乎不存在的时候,国家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监督的作用,督促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

  “教育”一词隐含着双重意义。一方面,教育者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孩子反过来也清楚地告诉教育者自己的状态和感受,自己成长到底需要些什么。只有父母不断关注孩子的成长,他们才有能力从孩子的意义上去引导成长。

  10.《迎头赶上,还是领跑全球:全球化时代的美国教育》

  赵勇/著 解乃袆/译 华东师范大出版社 2010.10

  教育,这个一直都植根于本地土壤的社会体制,在如何帮助孩子们适应未来全球化社会,并能成功生存的问题上,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关于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保住一份工作,以使他们得以养家糊口;第二个挑战,在于如何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人共同生活、工作和交流;第三个挑战,是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全球化视野,帮助他们养成一种全球公民的认同感……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已经紧密相连,互相依存,没有任何个人呢、组织或是国家,能够在其他人生活在窘境时,保证自己还能持续的繁荣发展下去。

  我们如何定义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功,关系到我们对他们的成绩及工作如何进行评价。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和学生们将如何分配和运用他们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今天的教育应该向国际化企业学习。首先,我们要考虑“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可以给自己的产品赋予什么样的附加价值;其次,如何利用全球的资源。比如说,如果某个学校想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但本校没有能够胜任的教师,是否想过可以将目光投向全球来寻找呢?一个网络课程所需要的费用,要比雇佣一个教师要便宜很多;第三,要考虑我们的教育能够向社会提供些什么,我们有什么样的服务可以推出,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市场推广,以使自己在全球教育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作者: 励志人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