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父亲的励志书籍推荐《父亲记》

  《父亲记》是2007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樊国宾。   【内容简介】   这些父亲都很“酷”。…

  《父亲记》是2007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樊国宾。

  【内容简介】

  这些父亲都很“酷”。这些儿子都有所匹配,有所沉浸,有所激动,下笔才如此荡人魂魄。这些记忆,并非那些“菲勒斯”权力争夺的东方俄狄浦斯故事。那些故事认为,父亲的神性光芒会渐渐暗淡。他成了儿子的一面“哈哈镜”。儿子一生都在反抗这种“遗忘”。但“小棍受大棍辞”式的父子博弈,永远污损了那一帧慷慨仁慈的精神镜像。“他是一个笨拙的小丑”,爸爸“碎”了。《父亲记》中,我们未看到熟悉的“应该之暴行”——他意味着元信仰,他有着绝对的支点,他是拉康意义上的“主人话语”,他不允许进行谬误推理,他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这样,儿子最终成为对世俗生存的弃绝者、对诗性生存的实践者;成为无法忍受生活中庸俗汹汹诗意丧失的行吟者。通过心脉传承,他们诅咒一个只热衷于欲望交换的时代、一个只埋头寻找米粒不问生活意义的时代。作为家庭伙伴,他们共同开启了“奴役日常生活”的宏伟梦想。终于在某一日之后,生活不再是“无意义的时间洪流”,在陈旧而黑暗的、不容改变和质疑的因果律里,父亲启示了“存在”的意义,使它破蔽而出。

  父亲不仅是道德的、宗教的、独白的。

  儿子不仅是私人的、心理的、诗学的。

  这本书中父子关系的设置,都隐含着一种叙述与时代之间“寓言式共振”的表达力量。

  儿子们点破了一种文化乌托本身就根深蒂固的虚妄。父亲也不曾象征这100年的中国,他只象征了庭院里的一株水杉树。他的骄傲,在于他投射了一种“少年恨污俗、立身重抖擞”的勇气,他拼命吹出了物拘时代期待获救的一口气。然后他们这些著名的儿子,便破茧成蛹了。

  本书收集了钱穆、黄仁宇、周作人、丰子恺、冯友兰、汪曾祺、冯亦代、周国平、白先勇等著名作家关于父亲的名著。

  【创作背景】

  《父亲记》 这是一本关于父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男人的书。既为人子,也为人父。男人们讲述关于亲情与家事、责任、挣扎、矛盾、反思、温暖与传承的故事。这本书是我与朋友一起完成的。书名是我在一个夜里梦到的。书都快编完了,就是没有名字,一个适当的书名。正巧那天看何兆武的《读书记》,看着就睡过去,梦到了这本书,很大,扑面而来,大大三个黑体字:父亲记。第二天,我与朋友说,这本书就叫《父亲记》吧。他说还不错,怎么想到的。我说是梦到的。大笑。

  《父亲记》的封面白色,众多名家聚在书名边。书脊与封底是这些名字的相片。很小,黑白,像个浓缩后的社会。编这本书时,我就想过,用“父亲”这个定义来浓缩中国社会人文的变迁。所以在编辑这本书时,以学者与作家为主,文字写的独立,自由,微小,恒常,做过儿子与做过父亲的人,皆收集进来。既有“五四”前后的作品,也有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作品。各自单独成篇,又按照内容归作“我是父亲的儿子”、“我是孩子的父亲”、“父与子”三大部分。

  “我是父亲的儿子”从胡适,周作人等开始,到朱伟,钱理群,黄仁宇,李敖等人,直至宁财神、李傻傻。有两篇没有编进来,分别是黄永玉的《表叔沈从文》;胡兰成的《桐阴委羽》。黄永玉写沈从文写的极好,可惜,好多都是删节版,全文报上去了,却不能用。众所周知的理由。胡兰成的文极好,原是收集进去,正好放在钱穆之后,与钱穆的文比较起来,胡兰成文中缺骨。便删了。胡老儿这个人,还是不理为好。收集他的文,总让我想起胡在《今生今世》夸吴四宝时无耻的嘴脸。这个人活得没有一点底线。让他遗臭万年去吧。

  “我是孩子的父亲”这一章中,大多是写自己父亲的那些作者,是个重复,对应,一个男人,总会站在看待自己父亲与对待自己孩子的中间。在这一章中,高尔泰写自己女儿的文章也没能收入,亦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高老的文章让我看的落了泪。徐晓写过高尔泰:“早听说高尔泰瘦,现在还是瘦,但筋骨好,精神也好。尺把长的头发扎在脑后,一幅仙风道骨的隐士模样。他迎出来,讷讷的,有几分拙,加上听力不好,说话声音特别大……”好多人都夸过高尔泰,我只想说,这个人为文实诚。这样的文字,至少现在不能发表。 “父与子”中的六位父亲分别是:鲁迅、沈从文、梁漱溟、曹禺、叶圣陶、艾青。鲁迅是“旗帜”、沈从文是作家、梁漱溟是学者、曹禺、叶圣陶、艾青是文化官员,正好代表中国主要阶层的“父亲”形象。鲁迅与周海婴不提,沈从文为文自然好,写自己的义父,写出一幅井市形态,虎雏写的忠诚,偏又不写文革时期,只写父与子的感受。尤其是儿时的感觉。想沈从文对虎雏的影响极深。虎雏最后写:“桥上空空荡荡,一无所有,那个人早已离去。”惆怅,悲伤,还有爱,是一种无尽的东西。梁漱溟也写的好,而梁培宽我用了《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后记。旨在体现一种人文环境。三位文化官员文紧跟时代的脚步,看着,有些心酸也有些许讥笑,好在曹禺生了个好女儿,一篇文章写的极实在。

  叶氏四父子,本应是在“从做父亲到做儿子”这个主题下,最为出彩的,可惜,作的文都是不痛不痒,不知所云。收集进来,也只是想体现一段人文状态。艾青的三个儿子:艾轩、艾末末、艾丹,都没写过自己的父亲。但他们的父子关系特为奇妙,便把他们兄弟仨提到自己父亲的访谈收集起来,放在其后。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可以比较,不只是当儿子与做父亲的比较,而且有种人文的比较。比如丰子恺与阿成,文体相似,皆是写父亲的文字,但丰子恺写的从容不迫,许多妙处信手拈来,一篇做的是趣味十足,但又不乏圆润与通达。阿城单看还行,放进《父亲记》中,好多地方的比喻用的不适当,尤其是古典文学的底蕴,与丰子恺相比,有些捉襟见肘。鲁迅与周作人皆写了《父亲的病》,同样的事实,却如此不同,“旗手”与“文人”的区别从《父亲的病》中看了出来。叶兆言与钱理群写的激情有些“过火”,滥了,但因其各有一个好身份,好父亲,收进来,可让读者作为一个现象来思考。黄仁宇是美籍华人,用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父亲;马悦然是外国人,偏找了中国岳父,又写的那样的深情,放在一起看,亦有趣味。

  尤其是把顾城父亲顾工与韩寒父亲韩仁均各自己写儿子的文章放在一起看,更能看出中华人文精神的断层。在这样的一种人文环境下,出一个韩寒,不足为奇。 胡适、丰子恺、钱穆、冯友兰几个学者的父亲,皆为旧时读书人与官员,从他们写自己的父亲的文章中,可看出清末真实的人文状态,而林语堂的父亲是个神父、白先勇的父亲是一位将军、黄仁宇的父亲是一位失意军人、李敖的父亲曾与胡适有过恩怨,又是一种不同的人文境观。李敖写父亲在东北教书时,“军阀张作霖,在孔夫子诞辰的时候,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各个学校,向老师们打躬作揖,说我们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民国的军阀亦有可爱的一面。周国平写自己的父亲与写女儿一样,很煽情,也动情。冯亦代的父亲形象是一名新中国的拥戴者,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了。陈平原、钱理群、朱伟、林贤治、何立伟、止庵笔下的父亲以及父子亲情,总逃不脱“文革”的烙印,有折磨,也有悔恨,更多的是感动。这一代人写自己的孩子时,有许多欣慰,让人酸心的欣慰。贾平凹、夏榆、摩罗、刘亮程、宁财神、李傻傻的父亲都是普通老百姓,有下窑的煤矿工人,也有农民,城市普通人,还有李傻傻在城里打工的“父亲”。这些底层的父亲们与儿子的关系不止是亲情,还有对生活不同认识的磨擦,理想与理想的冲突,宁财神说:《父爱如山》;而李傻傻说:《怎样爱父亲》。 做了父亲的人是幸福的,徐志摩与周国平除外,他们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很悲伤。余光中、李敖、董桥、马原、洪峰、冉云飞、莫言、吴亮……文中充满了疼爱与调侃,在《父亲记》中,是中间的一章,也是温暖的一章。一位伟人曾站在天安门上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朋友编这本书时,说想写写自己的父亲,自己一直“逗”父亲。我没见过朋友的父亲,肯定也是个“好玩”的人,父亲传给儿子的,是灵性。别说是人类,只要是生命便如此:猫有猫性,狗有狗性,牛有牛性,狼有狼性……生生不息。我不知道草木的父亲怎样确认,但古人曾说:“谁言寸心草,报得三春晖”。我记在心间。 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父亲。

关于作者: 励志人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