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从古到今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1.天行健,正人以发奋图强。–《周易》    译:作为正人,应…

从古到今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1.天行健,正人以发奋图强。–《周易》
  
  译:作为正人,应当有顽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力,尽力增强自我涵养,完成并成长本身的学业或事业,能如许做才表现了天的意志,不孤负宇宙赐与正人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由于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一些细小的。却有益于他人的功德,不要由于它意义不年夜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进修,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即分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掉自动承当首要责任是”躬自厚”,对他人多体谅多宽容,是”薄责于人”,如许的话,就不会相互怨恨。
  
  5.正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正人老是从仁慈的或有益于他人的欲望动身,经心全意促使他人实现杰出的意愿和合法的要求,不会用刻毒的目光看世界。或是惟恐全国稳定,不会在他人有掉败、毛病或疾苦时火上加油。小人却相反,老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跨越本身的利益和长处,就虚心就教,当真进修,想法子遇上他,和他到达统一程度;见有人存在某种错误谬误或不足,就要沉着检讨,看本身是否是也有他那样的错误谬误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本身不想要的(疾苦、灾害、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他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碰到应当做的功德,不克不及踌躇未定,即便教员在一旁,也应当抢着去做。后成长为成语”见义勇为”。
  
  9.正人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正人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火速工致。
  
  10.二人齐心,其利断金;齐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齐心合力的人,他们的气力足以把坚固的金属弄断;齐心同德的人颁发一致的定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芳香的兰花喷鼻味,轻易接管。
  
  11.正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正人就算有出色的才能超群的身手,也不会处处夸耀、矫饰。而是在需要的时刻把才能或身手发挥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骄傲于已取得的成就,将会招来损掉和灾难;礼让并不时感应了本身的不足,就可以是以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论语》
  
  译:若是我有了某些成绩,他人其实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应愤恚、委屈。这不也是一种正人风度的表示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必然要取信用;肯定了要干的事,就必然要果断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平空猜想;遇事不独断,不率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矫捷,不古板;凡事不以”我”为中间,不自觉得是,与四周的人集思广益,配合完成使命。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小我在一路,此中必有或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进修的,那他便可当我的教员。我拔取他的长处来进修,对他的错误谬误和不足,我会引觉得戒,有则改之。
  
  17.正人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正人老是求全本身,从本身找错误谬误,找问题。小人经常把眼光射向他人,找他人的错误谬误和不足。
  
  18.正人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正人气度开畅,思惟上坦白干净,表面动作也显得十分愉快安宁。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承担很重,就常忧愁、担忧,表面、动作也显得七上八下,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模样。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碰到挫折与掉败,毫不从客不雅上去找捏词,毫不把责任推向他人,后来成长为成语”自怨自艾”。
  
  20.不迁怒,不二过。–《论语》
  
  译:犯了毛病,不要迁怒他人,而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年夜谋。–《论语》
  
  译:不应干的事,即便很想去干,但对峙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年夜局,坏了年夜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本身的错误一定加以粉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错误而不更正,这就是真的错误了。
  
  24.正人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正人致力于底子,确立了底子,”道”也就天然发生。
  
  25.正人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正人认为说很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尔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工作必需要颠末频频的斟酌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衰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年夜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出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更正了还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年夜德。–《左传》
  
  译:评价一小我时,不克不及由于一点过掉就扼杀他的功绩。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若是花上百次的工夫,必然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把握的,我如果学一千次,也必定会把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甚么是可耻的行动,那就是英勇的好表示。
  
  32.以龟笑鳖无尾。–《孟子》
  
  译:觉得本身的毛病比他人的小,错误谬误比他人少而洋洋得意。
  
  33.正人莫年夜乎与报酬善。–《孟子》
  
  译:正人最年夜的利益就是用高贵、仁义的心去看待他人。
  
  34.人皆可觉得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尽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年夜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年夜堤,由于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是以而塌失落决堤;百尺高楼,可能由于烟囱的裂缝冒出火星引发火警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攻讦定见的人,是没有罪恶的。听到他人的攻讦定见要细心检讨本身,有错就更正,无错就看成是他人给本身的奉劝。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益;忠言劝戒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动有益。
  
  38.良言一句三冬暖,出言无状六月寒。–明朝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便在三冬酷寒中也倍感暖和;(励志名言 www.Glen.cn)相反,繁言吝啬的狠毒说话,危险他人的豪情和自负心,即便在六月年夜暑天,也会让人感觉严寒。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万万种经典讲的事理,孝敬怙恃,和睦兄弟是最应当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本身招,–《增广贤文》
  
  译:功德坏事都是本身做的,灾难幸福也满是由本身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进修却不思虑就不会感应苍茫,只梦想却不进修就会倦怠而没有收成。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该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动。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高昂尽力,勤恳朝上进步。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需谨严思虑,斟酌周详才会有所成绩。率性、草率、随意只会致使掉败。
  
  44.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专心思虑,用眼细心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获得位才是真实的念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尽力进修却不感应知足,教诲他人不感应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堆集起来,就不克不及走到千里远的处所,不把细流会聚起来,就不克不及构成江河年夜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漠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常识,你就要比本来更尽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诩。–《警世通言》
  
  译:虽然你是一个强者,可是必然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他人眼前自豪骄傲,本身炫耀本身。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颠末砥砺,不克不及成为有效的玉器;人不颠末进修,就不晓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好学早,白首方悔念书迟。–《劝学》
  
  译:年青的时辰不知道抓紧时候勤恳进修,到老了想念书却为时已晚。

关于作者: 励志人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