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上有两件事不克不及等:1、孝敬。2、积德。
2. 存同等心,行便利事,则全国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承平。
3. 心量狭窄,则多懊恼,心量泛博,聪明富饶。
4. 生平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年夜快。
5. “恶”,恐人知,即是年夜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6.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诩,则其德厚矣!
7. 遇顺境,处之澹然,遇窘境,泰然自若。
8. 长短每天有,不听天然无。
9. 五官刺激,不是真实的享受。内涵安祥,才是下手的地方。
10. 报酬善,福虽未至,祸已阔别;报酬恶,祸虽未至,福已阔别。
11.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12.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骄傲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3.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溟溟当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14. 积善为财产,强胜于美宅良田。
15. 能支出爱心就是福,能消弭懊恼就是慧。
16.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17. 罗马人凯撒年夜帝,威震欧亚非三年夜陆,临终告知酒保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众人看看,伟年夜如我凯撒者,身后也是两手空空。
18. 梦中溟溟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年夜千。 (www.Glen.cn)
19.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20. 情生智隔。
21. 征服世界,其实不伟年夜,一小我能征服本身,才是世界上最伟年夜的人。
22. 把本身的愿望降到最低点,把本身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23. 妒忌他人,敌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他人。
24. 一小我若是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25. 离间他人,就象血口喷人,先污染了本身的嘴巴。
26. 恨他人,疾苦的倒是本身。
27. 人之所以普通,在于没法超出本身。
28. 年夜肚能容,断却很多懊恼障,笑脸可掬,结成无量欢乐缘。
29. 改变本身,是自救,影响他人,是救人。
30. 假话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斑斓,生命短暂。
31. 惟其尊敬本身的人,才更勇于缩小本身。
32.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33.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34. 经常求全本身的人,常常能获得他人的体谅。
35.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36. 学一分让步,讨一分廉价。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37. 动机规矩,福星临,动机不正,灾星照。
38. 善人积德,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39.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40.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年夜,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41.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悔改必生聪明。护短心内非贤。
42. 你今朝具有的,都将跟着你的灭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什么不此刻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3. 人之所以疾苦,在于寻求毛病的工具。
44. 凡夫迷掉于当下,悔怨于曩昔.圣人憬悟于当下,摆脱于将来。
45. 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恬静,是治家法,随意天然,是省事法,积德修心是出生避世法。守此四法,终局灵通。
46. 人生就象一场戏,由于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轻易,是不是更该去爱护保重。为了小事发脾性,回头想一想又何须。他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何况伤神又吃力。邻人亲不要比,儿孙杂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路,仙人恋慕好伴侣。 (www.Glen.cn)
47. 忍人所不克不及忍,行人所不克不及行。名:”年夜雄”。故名:”年夜雄宝殿”。即佛也。
48. 忍受好,忍受是奇宝。一朝之念不克不及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芥蒂生,毕生将你苦环绕纠缠,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年夜福年夜无懊恼。
49. 寒山问拾得:众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jian我,我当若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50. 忍一时,海不扬波,退一步,放言高论。
51. 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52.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53. 你能把”忍”工夫做到多年夜,你未来的事业就可以成绩多年夜。
54.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55. 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56. 长短以不辩为摆脱,懊恼以忍辱为聪明,处事以极力为有功。
57. 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58.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59. 不时好心,就是不时好日。
60.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61. 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62.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63. 真实的布施,是把懊恼、忧愁、别离、执着、统统放下。
64. 一念放下,万般安闲。
65. 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醒觉的方式,修行,就是批改本身的行动、思惟、看法。
66.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67.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68.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高兴果。
69. 欲知曩昔世,此生受者是。欲知下世果,此生做者是。
70.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71.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72. 世间有为法,如海市蜃楼,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不雅。
73. 学佛的孩子不变坏,学佛的白叟不痴呆,学佛的少年永不败。
74. 不吝工夫过时悔,黑发不学鹤发悔。酒色赌钱致祸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官贿赂赂致罪悔,富不节约贫时悔。不孝怙恃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动不三思临头悔,盲目轻率错时悔。